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利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构建疾控机构鼠疫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闫东, 刘冠纯, 任兴宇, 候芝林, 兰晓宇, 康东梅, 杨顺林, 刘晓林, 张锐
摘要132)      PDF (516KB)(571)   
目的 建立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疾控机构)鼠疫应急能力评估体系,为有效控制鼠疫流行和应急处置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整理鼠疫防控应急相关资料,在文献循证评价、专家咨询和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利用2轮德尔菲法确立疾控机构鼠疫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从同时参与第1轮和第2轮咨询的专家中,选择2名专家对一、二级指标进行两两比较,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一、二级指标的权重,建立鼠疫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非参数Kendall协调系数 W检验检测专家意见的一致性。 结果 共有14名专家参加了第1轮专家咨询,12名专家参加了第2轮专家咨询,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3.33%、85.71%。专家对指标的熟悉程度为0.94,专家权威指数为0.88,专家对该研究的指标比较熟悉,研究结果具有权威性。第1轮和第2轮专家咨询一级指标重要性、二级指标重要性和可获得性Kendall协调系数 W检验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专家意见协调性较好。通过2轮德尔菲专家问卷调查,最终建立了由11个一级指标和57个二级指标组成的疾控机构鼠疫应急能力评价体系。 结论 该研究构建的鼠疫应急评估体系符合实际情况,各项指标体系可信度高,应用该指标体系可有效评价疾控机构鼠疫应急能力。
2022, 33 (4): 568-572. DOI: 10.11853/j.issn.1003.8280.2022.04.023
第24届冬奥会张家口赛区2018-2021年野鼠寄生蚤调查分析
陈永明, 康东梅, 兰晓宇, 闫东, 刘冠纯, 史献明, 杜国义, 周松, 杨顺林, 候芝林, 郑楠, 杨爱, 张晓磊, 张进一, 孙飞, 马勇, 郭超, 戴宏, 王晓燕
摘要137)      PDF (822KB)(581)   
目的 了解第24届冬奥会张家口赛区2018-2021年野鼠寄生蚤种群数量和结构变化规律,为张家口赛区鼠类相关疾病的预测预警提供必要的依据。 方法 在张家口市崇礼区采用夹夜法捕获野鼠,收取其体表寄生蚤进行分类鉴定;应用Excel 2010软件对野鼠及其寄生蚤调查数据进行总结和逐年逐月统计,采用弦图对野鼠及其寄生蚤相关关系进行分析,运用集中度法对蚤类季节分布特征进行分析。 结果 2018-2021年在崇礼全区采用5 m夹线法共捕鼠302只,隶属于4科9属11种,除小家鼠未带蚤外,其他鼠种均带蚤;获蚤218匹,已确定蚤种隶属于4科8属13种,平均蚤指数为0.72;野鼠寄生蚤数量最高的是丛鬃双蚤指名亚种,与其关系最密切的是黑线仓鼠,另有长尾仓鼠、大仓鼠、黑线姬鼠等7种鼠检获该蚤;野鼠寄生蚤及雌雄蚤均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均 M=0.72)。 结论 张家口赛区野鼠寄生蚤的种群数量较高,结构丰富,季节性强,与黑线仓鼠关系密切,应在重点地区警惕其种群变化并密切关注相关鼠源性疾病的流行趋势及其传播带来的重要影响。
2022, 33 (3): 414-417. DOI: 10.11853/j.issn.1003.8280.2022.03.019
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1990-2020年小型鼠监测结果分析
陈永明, 康东梅, 闫萍, 杨顺林, 白雪薇, 周松, 王海峰, 郑楠, 杜国义, 陈凯乐
摘要286)      PDF (768KB)(1002)   
目的 了解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1990-2020年小型鼠种类构成和数量变化规律,为疫源地动物疫情的预测预警提供依据。 方法 应用Excel 2010软件对小型鼠调查数据进行总结和逐年逐月统计,运用集中度法对小型鼠季节分布特征进行分析。 结果 1990-2020年共计布夹112 205夹次,捕鼠1 322只,平均捕获率为1.18%,其中2019年捕获率最高(2.30%),其次是2004年(2.20%),2000年捕获率最低(0.41%),高于平均捕获率的有9个年份,即1990、1999、2004、2012-2016和2019年;共捕获11种鼠类,隶属于4科8属,其中以黑线仓鼠最多,占63.31%,为优势鼠种;2014年捕获小型鼠的种类最多,为8种,1991年最少,仅有1种。小型鼠数量在全年分布较均匀( M=0.13),相对数量较多的是6月(247/1 322,18.68%)、7月(259/1 322,19.59%)和10月(250/1 322,18.91%);优势鼠种黑线仓鼠数量年际分布与小型鼠分布基本一致,最高年份均为2019年,数量分布有一定的季节性( M=0.30),捕获率夏秋季相对较高,最高的月份是10月(0.98%),其次是7月(0.82%),再次是6月(0.71%)和11月(0.71%)。 结论 小型鼠的种类数量有上升趋势,种类构成丰富,应警惕其种类变化对鼠间疫情流行和传播带来的重要影响。
2022, 33 (1): 89-93. DOI: 10.11853/j.issn.1003.8280.2022.01.016
河北省张家口市冬奥会赛区和周边区域鼠类及其寄生蚤物种构成和分布调查
闫东, 陈永明, 孙飞, 马勇, 周松, 刘冠纯, 杨顺林, 郭超, 戴宏, 张进一, 张晓磊, 温林, 王晓燕, 杜国义, 史献明
摘要315)      PDF (551KB)(1000)   
目的 了解河北省张家口市2022年冬奥会赛区(张家口赛区)及周边区域鼠类及其寄生蚤物种构成、数量分布及季节变化等情况,为冬奥会举办期间媒介生物传染病的预测预报和应急处理工作提供基础数据。 方法 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在张家口赛区周边及整个崇礼区利用5 m夹线法和样方法调查鼠类物种构成及密度,同时收集鼠体寄生蚤并分类。采用生态学方法,分析鼠种构成、分布和密度季节消长,Excel 2010软件用于数据整理和绘制图表。 结果 采用样方法共调查样点20个,未捕到鼠。采用5 m夹线法共计调查样点166个,布鼠夹16 600夹次,捕获鼠266只,隶属3科5属8种,捕获率为1.60%。从时间变化来看,10月到次年6月鼠密度均<1.00%,尤其是12月到次年4月鼠密度较低。鼠种以黑线姬鼠和黑线仓鼠为主;7和9月鼠密度分别为6.14%、5.93%,处在较高的水平,鼠类种类丰富,以黑线姬鼠、灰仓鼠、黑线仓鼠、大林姬鼠和中华姬鼠为主。共检查鼠体266只,其中带蚤鼠36只,染蚤率为13.53%,共获蚤100匹,隶属3科5属7种,平均蚤指数为0.38。全部材料进行细菌学和血清学检验,结果均为阴性。 结论 张家口赛区及其周边地区未发现河北省及周边鼠疫自然疫源地主要宿主动物和媒介蚤类的分布,并且其自然景观、鼠种构成、媒介蚤种组成均与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存在明显差异,当地发生原发性动物间鼠疫的风险较小。
2021, 32 (2): 161-164.    doi: 10.11853/j.issn.1003.8280.2021.02.008
利用两种生态位模型预测长爪沙鼠鼠疫疫源地动物间疫情潜在风险
闫东, 刘冠纯, 候芝林, 康东梅, 杨顺林, 兰晓宇
摘要344)      PDF (2314KB)(1029)   
目的 比较2种常用的生态位模型最大熵(Maxent)模型和规则集遗传算法(GARP)模型在动物间鼠疫疫情潜在风险区预测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采用logistic回归筛选长爪沙鼠动物间疫情与气候环境相关危险因素,利用Maxent和GARP模型分别预测长爪沙鼠动物间疫情潜在分布。 结果 经筛选有海拔、温度季节变化、最热月份最高温度、最干季平均温度、最冷季平均温度、年降水量、最湿季降水量、最热季降水量、2月平均降水量、5月平均降水量、8月平均降水量、9月平均降水量与长爪沙鼠动物间疫情有统计学意义( P<0.05)。Maxent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训练集和测试集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989和0.987;GARP模型ROC曲线训练集和测试集的AUC值分别为0.961和0.958。Maxent模型预测结果中,在长爪沙鼠鼠疫疫源地内预测为有动物间疫情潜在风险的面积占该疫源地总面积的89.45%,预测为动物间疫情潜在中、高风险区在长爪沙鼠鼠疫疫源地内面积占其总面积的86.63%;GARP模型预测结果中,在长爪沙鼠鼠疫疫源地内预测为有潜在风险的面积占该疫源地总面积的96.43%;预测为动物间疫情潜在中、高风险区在长爪沙鼠鼠疫疫源地内的面积占其总面积的48.57%。 结论 利用2种生态位模型预测长爪沙鼠动物间疫情潜在风险区均有较好的效果,结果准确可靠。Maxent模型预测结果更为准确,GARP模型预测范围更为广泛,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预测模型。
2020, 31 (1): 12-15.    doi: 10.11853/j.issn.1003.8280.2020.01.003
河北省康保县2017年分离的3株鼠疫菌株基因分型及流行病学分析
王海峰, 周松, 刘合智, 刘晓伟, 杨顺林, 杜国义, 史献明
摘要290)      PDF (354KB)(824)   
目的 研究河北省康保县2017年分离的3株鼠疫耶尔森菌(鼠疫菌)的基因型及遗传特征。 方法 采取水煮法和试剂盒提取法分别对2017年在康保县分离的3株鼠疫菌提取DNA,根据文献报道,选择pMT1和22个差异区段(DFR)位点,经过PCR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后分析其基因型别。 结果 3株鼠疫菌的目标条带为DFR02~05、DFR08~11、DFR14、DFR19~22和pMT1,均缺少DFR01、06、07、12、13和15~18,经比对其基因型为G20。 结论 2017年河北省鼠疫疫源地分离的3株鼠疫菌株基因型别均为G20,不同于以往分离的G17型,新基因型的出现为进一步研究菌株的遗传特征和流行病学特征提供了依据。
2019, 30 (1): 40-42.    doi: 10.11853/j.issn.1003.8280.2019.01.008
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2007-2016年达乌尔黄鼠数量和分布变化的研究
崇岩岷, 徐崇洋岷, 史献明, 杜国义, 李玉贵, 崔耀仁, 杨顺林, 刘冠纯, 刘溢洋
摘要320)      PDF (277KB)(821)   
目的 了解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达乌尔黄鼠数量变化和分布情况。 方法 整理2007-2016年河北省长爪沙鼠鼠疫自然疫源地鼠疫监测资料,统计不同生境达乌尔黄鼠密度、数量变化和分布情况,采用秩和检验进行分析。 结果 10年间在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共调查面积1 086 hm 2,布放7 082夹次,捕鼠794只,平均鼠密度为0.73只/hm 2,达乌尔黄鼠在林地、山坡、草滩3种生境中密度较高,分别为0.86、0.85、0.83只/hm 2结论 达乌尔黄鼠密度年际间变化不大,种群较为稳定,林地、山坡、草滩等生境为达乌尔黄鼠生存最适生境。
2018, 29 (6): 639-640.    doi: 10.11853/j.issn.1003.8280.2018.06.023
河北省1950-2013年动物鼠疫流行特征调查分析
马勇, 杜国义, 周松, 刘冠纯, 杨顺林, 王海峰, 张懿晖, 杨建明, 姚剑坤, 崔树学, 谢树军
摘要342)      PDF (306KB)(815)   
目的 调查河北省动物鼠疫流行因素,为鼠疫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河北省1950-2013年鼠疫监测资料。采用鼠疫四步检验法检验啮齿类动物;采用集组法或单只拉胃法检验蚤类。 结果 共检测啮齿类动物240 358只,发现鼠疫阳性材料123份;检测媒介蚤14 856匹,鼠疫耶尔森菌阳性材料5份;河北省共有7个动物鼠疫流行年份。 结论 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动物间鼠疫呈间歇性流行,主要宿主动物变迁是发生动物间鼠疫的主要因素,长爪沙鼠密度在动物鼠疫流行年前后均有上升,应引起注意。
2018, 29 (3): 293-295.    doi: 10.11853/j.issn.1003.8280.2018.03.019
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鼠疫耶尔森菌变异性研究进展
史献明, 杜国义, 王治宇, 杨顺林, 王海峰, 周松, 刘冠纯, 谢树军, 姚剑坤, 崔树学, 杨建明, 张懿晖
摘要328)      PDF (380KB)(908)   
在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流行初期分离的鼠疫耶尔森菌(鼠疫菌)毒力较强,脱氮能力稳定,质粒种类丰富,但在流行末期分离的鼠疫菌往往毒力较弱,脱氮能力不稳定,质粒易缺失。鼠疫菌的形态学在自然界中存在较大差异。该文通过探讨河北省鼠疫菌的生物学、生化、质粒和毒力变异情况,揭示鼠疫静息期存在的机制。
2018, 29 (1): 100-102.    doi: 10.11853/j.issn.1003.8280.2018.01.027
河北省116株鼠疫耶尔森菌差异片段基因分型及流行病学分析
王海峰, 刘合智, 白雪薇, 杨顺林, 周松, 胡乐乐, 刘溢洋, 李玉贵, 史献明
摘要289)      PDF (521KB)(769)   

目的 研究河北省鼠疫疫源地鼠疫耶尔森菌(鼠疫菌)菌株的基因型别和遗传特征。方法 根据鼠疫基因组的22个差异区段和pMT1设计引物,对河北省鼠疫疫源地分离的116株菌株进行分析。结果 116株鼠疫菌株均缺乏DFR01、DFR06、DFR07、DFR13、DFR15~18片段,参考DFR基因分型系统,河北省鼠疫疫源地的菌株为基因17型,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化德县、白旗、太仆寺旗相邻的康保县北部。结论 河北省鼠疫菌菌株遗传稳定,仅有1个基因分型,疫情流行趋于平缓。

2016, 27 (5): 470-473.    doi: 10.11853/j.issn.1003.8280.2016.05.012
鼠疫自然疫源地鼠疫指示动物研究进展
王治宇, 张志霞, 刘海翔, 杨建明, 王海峰, 杨顺林, 史献明, 杜国义
摘要321)      PDF (258KB)(731)   

鼠疫是一种以啮齿类动物为主要宿主的自然疫源性疾病。目前发现可自然感染鼠疫耶尔森菌(鼠疫菌)的动物有223种。鼠疫指示动物是指在自然界中可自然感染鼠疫菌,对其具有低敏感性、高抗性的动物,该类动物在鼠疫菌的保存和传播中有重要作用。通过对高抗动物的调查和研究,为早期发现和追踪疫情提供科学依据。

2016, 27 (4): 411-412.    doi: 10.11853/j.issn.1003.8280.2016.04.027
2010-2014年河北省坝上地区达乌尔黄鼠调查分析
崇岩岷, 史献明, 李玉贵, 杜国义, 崔耀仁, 杨顺林, 兰晓宇
摘要281)      PDF (836KB)(629)   
2016, 27 (3): 314-314.    doi: 10.11853/j.issn.1003.8280.2016.03.027
酶免疫染色技术快速检测鼠疫F1抗原的应用效果评价
白雪薇, 刘合智, 史献明, 王海峰, 杨顺林, 周松, 胡乐乐, 李玉贵
摘要257)      PDF (369KB)(1027)   

目的 评价酶免疫染色法检测鼠疫F1抗原效果。方法 通过辣根过氧化酶标记鼠疫F1单克隆抗体(HRP?F1McAb)免疫染色法,检测266只强毒鼠疫耶尔森菌(鼠疫菌)感染鼠脏器标本和207只对照啮齿动物标本,同时用反向间接血凝试验(RIHA)微量法和胶体金纸上色谱法(RGICA)进行对比。结果 HRP?F1McAb免疫染色法和RIHA检测一致率为98.52%,Kappa值为0.970,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40,P=0.016);HRP?F1McAb免疫染色和RGICA检测一致率为98.50%,Kappa值为0.901,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50,P=0.625)。HRP?F1McAb免疫染色法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97.02%,阳性预测值为97.14%,阴性预测值为100%,约登指数为0.970。结论 鼠疫F1抗原免疫染色法敏感特异、快速简单,在鼠疫早期快速诊断中有应用价值。

2016, 27 (2): 184-185.    doi: 10.11853/j.issn.1003.8280.2016.02.024
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在河北省鼠疫菌株分型中的应用
王海峰, 杨顺林, 周松, 白雪薇, 张懿晖, 杨晓燕, 牛艳芬, 刘合智, 杜国义, 史献明
摘要272)      PDF (474KB)(741)   

目的 利用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VNTR)对河北省鼠疫疫源地菌株进行基因型别研究。方法 根据14+12对VNTR设计引物,对116株鼠疫菌进行分析。结果 116株鼠疫菌针对每对VNTR均有不同的重复数目,但是同一对VNTR对所有菌株的VNTR重复数目相同。与CO92和EV对比,河北省鼠疫疫源地菌株显示出不同的扩增结果。结论 河北省鼠疫疫源地鼠疫菌只有1种不同于其他疫源地的基因型别,为疫情的追踪溯源和鼠疫菌突变监测提供了依据。

2016, 27 (2): 141-144.    doi: 10.11853/j.issn.1003.8280.2016.02.012
串联重复序列在鼠疫菌基因分型中的应用
王海峰, 刘合智, 杨顺林, 周松, 白雪薇, 杨晓燕, 张懿晖, 陈凯乐, 梁莹, 史献明
摘要245)      PDF (365KB)(996)   

鼠疫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甲类传染病,由于我国存在着多种类型的鼠疫疫源地,鼠疫菌的特征及致病力不同,因此将不同疫源地的菌株进行基因分型,探讨其亲缘关系,对于鼠疫突发疫情的追溯具有重要意义。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方法被认为分型能力较好,但是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VNTR)位点的选择是分型的关键所在,该文主要介绍VNTR在鼠疫菌基因分型中的应用进展,为基因分型提供参考。

2016, 27 (1): 89-91.    doi: 10.11853/j.issn.1003.4692.2016.01.028
河北省鼠疫耶尔森菌多位点串联重复序列分析
王海峰, 杨顺林, 周松, 史献明, 胡乐乐, 刘合智, 梁莹
摘要284)      PDF (452KB)(935)   

目的 对分离自河北省长爪沙鼠鼠疫疫源地的116株鼠疫菌株进行基因分析研究。方法 根据鼠疫基因组比对, 选择15对引物对测试菌株进行PCR扩增, 并对扩增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5对引物对116株实验菌株均得到相应的扩增结果, 同一引物测试菌株扩增结果目标条带长度均一致, 串联重复序列的重复数相同。不同引物扩增目标条带长度不同, 串联重复序列的重复数也不同, 如引物M52对所有菌株扩增产物长度均为153 bp, 串联重复序列的重复数均为3, 而引物M59的扩增产物长度为250 bp, 重复数均为7。结论 多位点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LVA)证实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的鼠疫菌基因稳定, 鼠疫菌MLVA数据库将对未来的鼠疫菌变异和溯源提供技术支持。

2015, 26 (2): 141-144.    doi: 10.11853/j.issn.1003.4692.2015.02.008
河北省草原鼢鼠寄生蚤及流行病学意义的研究
吴晓明, 史献明, 宁智波, 高文林, 王强, 王卫东, 陈永明, 杨顺林, 王治宇, 胡乐乐
摘要753)      PDF (835KB)(914)   

目的 调查了解河北省草原鼢鼠寄生蚤种类、组成及其染疫情况,及时掌握其在鼠间鼠疫流行时的地位和参与程度,为更好地控制鼠间鼠疫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挖掘法捕获草原鼢鼠,采集其体外寄生蚤进行分类,分离鼠疫菌。结果 共发现蚤类3科7属9种;细菌学检验草原鼢鼠111只,蚤细菌培养68组715匹,未分离到鼠疫菌;血清学检验血清88份,未发现鼠疫菌特异抗体。结论 凶双蚤为草原鼢鼠的主要寄生蚤,同时携带多种自然染疫的蚤种,有可能参与鼠疫流行。

2012, 23 (2): 154-155.
双抗原夹心ELISA检测鼠疫F1抗体技术的应用
刘合智,张懿晖,杨晓燕,王海峰,杜国义,胡乐乐,杨顺林,董国润
摘要1325)      PDF (354KB)(1045)   

【摘要】 目的 研究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AgS?ELISA)检测鼠疫 F1 抗体技术在鼠疫监测中的实用性。 方法 用DAgS?ELISA和间接血球凝集试验(IHA)微量法对比检测558份标本鼠疫F1抗体。结果 IHA检测出阳性33份,DAgS?ELISA检出阳性31份,阳性符合率为90.91%,阴性符合率99.81%,总符合率99.28%,二者检出阳性率分别为5.91%和5.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5,P=0.625)。2种方法测定27份鼠疫免疫血清均阳性,IHA微量法的敏感性高于DAgS?ELISA(t=3.023, P=0.006)。结论 DAgS?ELISA检测鼠疫F1抗体敏感性低于IHA微量法,但特异性好,无前滞反应,可避免初筛漏检问题。

2009, 20 (5): 467-469.
鼠疫血清学研究进展
杜国义, 史献明, 董国润, 刘合智, 李玉贵, 白万翔, 杨顺林
摘要1172)      PDF (407KB)(1114)   

【摘要】 通过对鼠疫常用血清学研究方法和发展历程的介绍,使鼠疫防治人员对鼠疫诊断技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鼠疫血清学是20世纪50-60年代发展起来的免疫学方法,经过半个世纪的应用和研究,不断有新的方法出现。通过我们的介绍,为鼠疫工作者今后的鼠疫监测和鼠疫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2009, 20 (1): 91-92,94.
河北省康保县50年鼠疫防治工作概述
杜国义1;史献明1;董国润1; 李玉贵1; 白万翔1; 乔峰2; 杨顺林1; 张月枝1; 郑金萍2; 陈永明1; 杨建民2; 王晓红2; 袁秀萍3
摘要772)      PDF (135KB)(668)   
康保县是鼠疫历史老疫区,在1949-1950年曾发生猛烈的人间鼠疫流行,经过疫区处理,使疫情迅速得到控制。建国后动物间鼠疫曾有4次流行,但再无人间鼠疫的发生。是否有人间鼠疫的阴性感染,一直是困扰我们的问题。为摸清该疫区健康人群鼠疫F1抗体的分布情况,2007年对康保县历史老疫区健康人群血清进行了检测,并对该县50年鼠疫防治工作做一简单概述。
鼠疫F1抗体胶体金检测河北省部分人群血清F1抗体水平的流行病学调查
杜国义1;史献明1;董国润1; 刘合智1; 李玉贵1; 白万翔1; 乔峰2; 张月枝1; 杨顺林1; 郑金萍2; 杨建民2; 齐继东3; 高少坤2; 杨小燕1; 白晓英;1 胡乐乐1; 白雪薇1; 王晓红3; 吕岩4
摘要1176)      PDF (173KB)(709)   
目的 了解鼠疫F1抗体胶体金方法的敏感性,分析河北省人群鼠疫F1抗体的分布及产生该分布的原因。方法 采集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历史疫区和动物间鼠疫发生地区(张家口市)健康人群血清样本196份,保定市皮毛加工工人健康人群血清样本162份,非疫区采集100份血清作对照,用鼠疫F1胶体金法进行检测,同时做间接血凝试验,对比其最小检出量。结果 通过检测,鼠疫疫源地196份血清检出阳性血清3份,阳性率1.53%;保定市162份血清样本阳性率为0;100份对照血清全部为阴性。结论 鼠疫F1抗体胶体金法的最小检出量小于鼠疫间接血凝试验。在鼠疫自然疫源地存在阳性血清,血清阳性者的年龄组成都在40岁以上,保定市皮毛加工工人健康人群检验结果全部为阴性,而非疫区人群血清F1抗体亦为阴性。经过随访,3份阳性血清中,注射鼠疫疫苗产生抗体的有2份,其他不详,需要进一步探讨。
保定市蠡县皮毛市场鼠疫高危人群血清鼠疫F1抗体流行病学调查
史献明1;杜国义1;董国润1; 杨顺林1; 张月枝1; 齐继东2; 高少坤2; 闫东1
摘要1019)      PDF (95KB)(750)   
目的 了解保定市蠡县皮毛市场毛皮加工人群血清鼠疫F1抗体的分布情况。方法 统计学抽样保定市蠡县皮毛加工162人份血清,采用间接血凝和鼠疫胶体金2种方法检测,并与非皮毛加工63人份血清做对照。结果 162份皮毛加工人群的血清样本检验均为阴性,与对照的63份样本相一致。结论 在保定市蠡县皮毛加工人群中尚未发现鼠疫隐性感染者。
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人群血清鼠疫F1抗体流行病学调查
杜国义1;史献明1;董国润1; 刘合智1; 李玉贵1; 白万翔1; 乔峰2; 张月枝1; 杨顺林1; 郑金萍2; 杨建民2; 齐继东3; 高少坤3; 胡乐乐1; 杨小燕1; 白晓英1; 白雪薇1; 刘卫霞4
摘要1162)      PDF (268KB)(826)   
目的 调查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人群F1抗体的三间分布情况和维持机制。方法 在河北省历史人间鼠疫发生地和动物间鼠疫活动疫源地的2个镇3个行政村采集居民血样196份作为调查对象,采集非疫区的居民血样100份作为对照组。同时进行常规的鼠疫间接血凝试验和鼠疫F1抗体胶体金试验。结果 通过对历史疫区和动物间鼠疫流行活动疫源地的196份居民血清检测,阳性4份,阳性率为2.04%。间接血凝试验阳性4份,金标试验阳性3份;非疫区居民血清2种试验全部为阴性。经统计学检验,疫区居民鼠疫F1抗体阳性率和非疫区F1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2=0.822, P<0.05)。2种试验方法的阳性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目前,在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内尚存在一定比例的鼠疫F1抗体阳性人群,具体原因需做进一步的调查分析。
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黑线仓鼠寄生蚤的调查
杜国义;史献明;王海峰; 王治宇; 白晓英; 胡乐乐; 董国润; 刘合智; 白雪微; 杨顺林
摘要853)      PDF (74KB)(864)   
目的 了解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黑线仓鼠寄生蚤情况。方法 于2006年4-7月在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挖掘黑线仓鼠的巢穴,捕获该鼠体外寄生蚤并鉴定。结果 共发现蚤类2科4属7种,黑线仓鼠体外寄生蚤的蚤指数为1.41,窝巢的染蚤率为100%,蚤指数为4.25。结论 黑线仓鼠体外寄生蚤的种类较多,有利于了解鼠疫自然疫源地传播媒介种类。
用4对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检验鼠疫菌的研究
杜国义;史献明;刘合智;张月枝;白晓英;李玉贵;白万翔;王桂琴;白雪微;王海峰;杨顺林;胡乐乐
摘要1151)      PDF (165KB)(672)   
目的 以传统的“四步检验”法为“金标准”,用4对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鼠疫动物材料,从而探索一种鼠疫快速诊断的方法。方法 毒力测定和4对引物PCR按常规方法进行。结果 在150份动物材料中,传统的“四步检验”作为金标准共检出阳性62份,而PCR法共检出阳性52份,经 χ 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 2=1.42, P>0.05)。PCR实验在4h内全部完成。结论 4对引物PCR法具有快速、敏感等优点,可以用于鼠疫的快速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